拓展训练活动中的环境保护
就户外运动而言,当俱乐部成员明确表示在户外运动中应爱惜动植物、确保水源不受到污染、杜绝使用一次性物品等等,也就具备了环保意识。在俱乐部成员的户外运动过程中,在上述环保意识的作用下,绕开野生动物繁殖地,如厕远离水源,即时收集产生的生活垃圾,哪怕这些垃圾不是他本人产生的,等等,也就产生了环保行为。尤其是在拓展训练的户外场地培训中,拓展训练都是以公司性质参加的活动,一般人数较多,这样对于环境的破坏就更加严重,所以我们更加应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从环保意识转化到环保行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笔者通过对北京市户外俱乐部领队的访谈中了解到,尽管俱乐部成员都由一些具有环保意识的人群组成,但只有不到半数的成员在户外活动中能够做到自觉的环保行为;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成员即使具备了环保意识却不能做出实际的环保行动。户外俱乐部在组织户外运动过程中,不应只让户外运动者的环保意识得到加强,更应让户外运动者采取直接或间接的环保行为。户外领队指出,若要促进民众从环保意识到环保行为的有效转化,须经历四个步骤。
户外运动者环保行为的形成,首先是户外俱乐部向户外运动者提供环保问题及相关信息,并使之形成对问题的觉知。常见的途径是通过书面材料、户外运动地的解说牌、语音设施,以及领队的解说来加强户外运动者对环境问题的认知,使运动者能够知晓自己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哪些行为是对环境有益的,哪些行为会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在意识层面上加强户外运动者的环保认识水准。接下来的就是提供让户外运动者改变不良行为的动机。相关研究表明,大量的行为是可以通过给予奖赏而得到加强、减弱或改变的。
例如,当户外运动者即将进行野营时,他可以买几瓶塑料包装矿泉水,也可以带上水杯作为盛水用具;前者虽然便利但却不符合环保要求,后者符合要求却不方便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户外俱乐部能对那些携带环保水杯的人给予奖励,那么这一奖励很可能会促使户外运动者将环保意识付诸于行动。此外,个人情绪、社会认同等也是影响因子,相应地户外俱乐部可以通过创造良好的环保文化氛围来提高运动者的群体认同感,进而激励户外运动者做出环保行为。